2017年9月12日星期二

Airbar 13.3" 用後感



在 CES 2016上,一家名為 Neonode 的瑞典公司,發佈了一款名為 Airbar 的硬件,稱可以將一般手提電腦加入觸控的能力,並不需要像以往拆機改裝,而且數百元左右的定價仍屬平民負擔的起的水平,自發佈以來雜碎已密切留意,可惜一等再等,事隔一年多的日子才將這條棒狀物帶回家,到底它是否能滿足大家的期望呢?


包裝與設計

安裝後磁鐵會長期留在電腦螢幕下

Airbar 的包裝十分簡潔,一條長條型的棒狀包裝,除了 Airbar 本體之外,亦附有了兩對的磁石,可以安裝到不同的手提電腦,但要留意的是,安裝後磁石會留在手提電腦之上,雜碎個人覺得不太美觀。



設計很簡單,就是一條黑色的棒而已,上面亦標示了這棒是給什麼尺寸的機種,雜碎手上的是 13.3" 的款式,亦有標示螢幕邊緣位置的白線,對位時很實用,不過日後使用也會有少許煩擾,但影響不算大。



USB 的長度不多,因為是為手提電腦而設,線太長反而會不好,但如果可以改用 Micro USB / Type C 之類要另插的線感覺會比這內置的線好。

用後感


Airbar 基本上是完全滿足了他們的產品承諾,首先是隨插即用,在 Windows 10 的機種之上,直接插入 USB 已能使用,無需任何特別的軟件或驅動,這一點是很好的體驗。



觸控的反應十分快,基本已是貼近手指的程度了,但要留意的是,非原生觸控的手提電腦,螢幕本身並非為觸控而設,用的時候要注意指紋以及螢幕會搖晃的問題,尤其是光面螢幕的機種,但不太影響使用體驗的。Airbar 最多支援兩隻手指,這一點與目前市面的原生觸控螢幕機種所提供 4點以上的數目無疑是有一段差距,但3指與4指的手勢主要是針對多工處理,可以用回鍵盤快捷鍵輔助(3指的多工介面可以用 Windows + Tab、4指的虛擬桌面轉換可以用 Ctrl + Windows + 左/右)



Airbar 所提供的觸控感應沒有問題,反倒是 Windows 10 的觸控是否值得投資反倒是雜碎所顧慮的地方,雖然 Windows 10 對於觸控的反應有了長足的改善,但軟件的配合仍要努力,尤其是缺少第三方軟件的支持,主流仍是以鍵盤滑鼠為基準而設,最簡單的是瀏覽器的支援,主流的 Google Chrome 與 Firefox 對觸控的支援不太好,相反用回 Microsoft 自家的 Edge 卻能順暢的多。



有一點是頗惱人的,就是警示的聲音,由於 Airbar 是位於螢幕的下方,一旦不慎關上螢幕,有弄壞手提電腦的危險,有見及此, Airbar「貼心」的加入了警示的聲音,當偵測到用家的手放到螢幕的上方,便會發出聲響,聲音十分響亮而刺耳,更甚的是不能關掉,這一點雜碎不太喜歡。 (更新, Airbar 推出了 1.36的固件更新,直接關掉了這個警示聲)



價錢方面,雜碎在 Amazon US 購買,69.99USD 的價錢,加上運費是在HK$600 以下,是否昂貴這一點要視乎觸控對你的吸引力,雜碎覺得有點貴的。

優點
- 為沒有觸控的手提電腦無痛加入觸控能力
- 觸控反應迅速
- 隨插即用

缺點
- 官方只支援 Windows 10 (雜碎試過 Macbook Pro 上有基本點選能力)
- 定價稍高
- 磁石不太美觀
- 惱人的警示聲 (在1.36 更新後已移除)
- 尺寸選擇只有手提電腦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