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3月29日星期四

5D Mark III 值得升級嗎﹖



Canon在今年年初正式推出了5D系列的新機:5D Mark III,相信留意新聞的各位也略有所聞了,但事實上升級的吸引力有多大呢﹖面對著Nikon家的D800,是否能夠獲勝﹖



定價策略



5D Mark III 的開售定價為HKD$ 27,480,連24-105 f/4L 的套裝達到HKD$ 34,980 ,對比當年5D Mark II 的開售價(淨機: HKD$ 20,800、套裝HKD$ 28300) 也高昂了不少,更不用提現在5D Mark II的價錢了, Canon 將5D Mark III 定位在5D Mark II 與 1Dx 之間,豐富了不同價位的產品線。

但令本人感到奇怪的是,為何 Canon 沒有將 5D Mark II 降價處理,一般來說,當新舊代產品同時出售,舊型號也會降價,一來吸引更多客源,二來亦可加快清貨; 本人覺得 Canon應該是因為不想廉價化全片幅機種而作出如此的決定,目前單反市場每年的新機仍有一些改進,但近年已缺乏了本質性的突破了,特別是Canon,入門機的功能愈來愈多,現在的600D和60D差距也只有很少,一旦全片幅的入門價格失守,高端APS-C機種的7D價值也會應聲下降,這對Canon來說不會是什麼好事情,對手的全片幅機身也沒有降價,所謂敵不動我不動,Canon 自然也不會輕易降價,但相信只是時間問題而已。

5D Mark II用家而言



作為同樣是全片幅級數的機種,到底比較5D Mark II這部推出了三年多的機器強了多少,是否值得升級呢﹖先比較的是規格,本人整理了二者不同的地方。


當中比較重點的升級,必然要提自動對焦點由原來的9點升級到61點,而測光系統也由35區增至63區,ISO可用範圍也由6400提升至25600,對於光線不足的環境,5D Mark III 無疑是更為合適。

5D Mark III亦加入了一些貼心的功能,例如靜音連續拍攝,在要求安靜的場合中不會讓攝影者感到尷尬;觀景窗內,也加入了方便大家構圖的格線和電子水平儀,而更讓人高興的是加入了SDHC / XC等的支援,不單單是為了更廉價的記憶媒體,而且是可以直接在機身中進行備份,多了一份保障。其餘也有一些後製的功能,為RAW檔進行簡單的調整、多重曝光、HDR等功能,方便比較急切的後製使用。

5D Mark III雖然有了不少的升級,但5D Mark II也不是完敗的,最簡單看到的是重量和體積的差距,雖然兩者之間只差了50克,體積也比Mark II大了,但也是感覺的出來的差距;從連拍速度來看,5D Mark III 每秒最多6張比Mark II的3.9張快了不少,但在持續連拍方面,最大連拍數上Mark III卻不及Mark II,不知道是否和像素提升了有關,另外,自訂功能C.Fn也由25項大幅減至13項,更重要的是,新5D的對焦屏竟改為固定式,遠不及5D Mark II 的可換式來的方便,對此有需求的人要好好考慮清楚了。

那麼,對於5D Mark II的擁有者來說是否有很大的升級慾﹖整體而言,5D Mark III對於5D Mark II的改進,遠不及當年5D 升級 Mark II的多,當然這也因為Mark II的水準本身已相當不俗,成像、發色等等也有很好的水平,到了再升級自然飛躍的感覺不會那麼強烈,在同等像素下成像也能提升相信要歸功於新的DIGIC 5 處理器(雖說DIGIC 5 的改進主力是在於短片拍攝方面)。 如果是鳥類攝影等要求靈活多變、連拍高速的用途上的話,新的5D Mark III上的61點對焦和每秒最多6張的速度絕對是有足夠的吸引力,同時有著各方人仕一致有不錯評價的高ISO表現,對於有低光源拍攝需求的人狗仔隊也有頗大的升級動力;但對於一般用家,差別其實不致於產生非換不可想法的程度。

D800 還是 5D Mark III﹖



作為最大的對手,價錢相近、推出時間也相近,同樣是全片幅的Nikon D800和 5D Mark III之間到底該選誰﹖下圖整合了兩者能比較的差距。


說在前面,兩者的廠商各有不同,不是每一項也可以直接比較,最準確的比較還得要到商店自行試用,本文只能從容觀數據中作出比較

D800的強項

首先最明顯的分別,莫過於 D800 達 3630萬像的解像度,對比於 5D Mark III 的 2230 萬像,明顯高出了不少(感光元件上Nikon字面上少了0.1mm,但實際上的差別應該沒有關係);另外,D800擁有內置閃光燈AF 輔助燈,即使沒有外置閃光燈,也有內置的可以用,更靈活,即使同樣用上外置閃光燈,D800最高閃光燈同步速度可達到1/250秒,比5D Mark III的1/200秒更快,有助凍結更快速的影像。而對專業用戶更重要的,相信是可換式的觀景器,而且原廠附設的觀景器已能達到100%的覆蓋範圍,和5D Mark III的固定式比較,靈活性無疑更高。其餘也有一些實用的改進,例如升級了USB接口至3.0、多元化的自拍功能、間隔曝光等,也是頗為實用的。
變相多了1.5x增距鏡的D800

值得留意的是D800可以透過只用DX級大小來成像,造成和APS-C級一般的的鏡頭系數,等於多了一個1.5倍的增距鏡有利於長焦拍攝,這是在5D Mark III上找不到的。


5D Mark III 的優勢
5D Mark III 最大的吸引力,是其與1Dx同級61個的對焦點,十字對焦也達到41點之多,對焦點數量一向是Nikon的強項,今次卻被Canon後來趕上了,比D800的51點、十字對焦的15點更多。在ISO感光度上也是比D800有著更高的選擇,可用的ISO也比以往更佳(DCFever測試),在連拍方面,無需直倒的幫助下便能達到1秒6張,這方面比D800強,另外在重量方面,5D Mark III比較輕,雖然這是否好處因人而異,但到了這種級數,重已不是什麼的問題了吧。

另外值得與大家談談的是關於短片拍攝方面,雖然兩部機身也具備1080p的拍攝能力,但Canon今次加入了一個頗為新鮮的元素:ALL-I、 IPB壓縮可以選擇,這個對於影片編輯的人應該不會感到陌生,但對於一般攝影人來說(包括本雜碎)也是頗新鮮的事宜,所以也請教了朋友和Google大神,以下所說的對沒有影片概念的人可能會比較複雜,建議跳過。

Intraframe (ALL-I ) 和 Interframe ( IPB )


影片的記錄會經過壓縮的原來是分了 Intraframe (ALL-I ) 和 Interframe ( IPB ) 兩種的壓縮方法;ALL-I對待畫面是一視同仁的,所有的畫面也會忠實記錄,得出的畫質會比較好,但相對地在影片處理的時間會較長,短片也會用更多的容量;至於 IPB 的方法,它會利用 frame 之間的差別,只記錄不同的地方,而跳過重覆的部份,這種方法最大的好處是短片的檔案會減少,但畫面質素會比 ALL-I 差,因為經過了計算,資訊難免會有流失。

根據 Canon 所提供的數據, 5D Mark III 在拍攝 1080P 的情況下, ALL-I 方式每分鐘約使用685MB ,而 IPB 每分鐘約235MB,相比之下IPB小了很多,這要視乎用途而決定使用,也有記憶卡容量的考慮吧(16GB 卡也只能拍24分鐘 ALL-I 是什麼回事......)

買哪個比較合適﹖
如果是未有鏡頭組包袱的新鮮人一次攻頂的話,兩者也是十分吸引的機種,但如果要取捨,應就個人攝影喜好而取決。D800的36MP對於有印刷需要的人來說是極佳的選擇,例如影樓、婚禮攝影之類,或者是風景攝影,它極高的解像度可以讓細節更清楚的表達;而5D Mark III它的61點對焦以及1秒6張的高速連拍,應用在動態攝影可謂適合不過,例如鳥類、運動攝影等,它的高 ISO 表現也合適在低光環境中拍攝。所以兩者真可謂各有所長,不是說不能做到對方的事情,而是更合適而已。至於是有鏡頭包袱的人,除非是想砍掉重練或者雙修(真有錢......),正常來說也是用回自己品牌的機身吧。

入門機種用家而言



對於入門機種的用家,升級的動力大嗎﹖起初買入門機種來試試自己是否有興趣再想放更多錢的大有人在(本雜碎正正是這一類人,本雜碎用的是 550D ),那麼新 5D Mark III 的吸引力夠不夠大呢﹖答案是肯定的,兩者之間的手感、成像、價錢等也有不少的差距,更不用比較規格差距也知道是不同等級的東西,假若價錢上許可,鏡頭組能用回,絕對支持升級,但對於遠攝有需求的朋友必需留意的是入門機所採用的 APS-C ,如果轉用全片幅相機便會感到鏡頭的視角變少了,因為少了 APS-C 的1.6倍鏡頭系數(詳細解釋)。

總結
總的來說,今次 5D Mark III 的升級,無疑是強大的,對焦系統、高ISO表現、1秒6張等,的確是十分吸引,不知道是否能打動你的錢包呢﹖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