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8月23日星期二

Google 收購 Motorola 會令 Android 四分五裂?

Android 戰隊!但會否此情不再?

Google 收購 Motorola,相信一定是這幾天最多人談及的科技新聞,而今次收購 Motolora 是 Google 目前最大手筆的收購項目,收購計劃高達125億元的現金(是現金啊!)

相信大家都會想,到底其他廠商例如三星、HTC 今後會否轉役到其他系統的陣型,例如是 Windows Phone 7 陣型;因為有些意見認為 Motorola 成為了「親生子」,其他廠商的角色就變了「私生子」,相比之下自然會被 Google 所忽視而影響自己的發展,但其實情況是否有這麼壞呢?今次我們科技雜碎就和大家分析一下,為大家帶來多一些角度來看這件事吧!


Windows Phone 7 受歡迎程度還是有限

現今的用家十分重視手機是用甚麼平台,重視程度甚至不遜於硬件方面,以 Android 今天的受歡迎程度來看,即使是其他平台的機王,也不一定可以取代到 Android,因為用家的習慣和喜好,並不是可以輕易地改變,而操作平台更甚,所以當一些意見認為,不少廠商會轉投到 Windows Phone 7 陣型的同時,是否應先想想,用家又是否喜歡和習慣另一個平台呢?

正如之前所說,用家的習慣和喜好,並不是可以輕易地改變,所以並不是廠商推出甚麼平台的手機,用家就自然會去用甚麼平台的手機,我們可以回想一下,幾間 Android 的核心廠商,其實早就推出了 Windows Phone 7 的手機,硬件方面在當時雖然算是較普及的設定,但卻不能像 Android 般受用家歡迎,至今都還未看過 Windows Phone 7「機海」出現,試問各廠商會否因為自己不是所謂的「親生子」,而用自己的業務作賭注,來轉投另一個最歡迎程度仍是有限的平台呢?


開發自家平台不是易事:

有些意見認為,各大廠即使不轉投到其他的手機平台陣型,也可能會轉而自行開發手機平台,就例如是三星的 Bada 系統,但開發一個操作平台又是否一件易事呢,大家都知道不是,更可能會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,付出了成本,但又未必可以收回成果;就以三星的 Bada 系統為例,至今推出的手機有限,而且用家的數目都有限,雖然可以三星可以投放更多的資源,加強 Bada 的發展,但付出更多,又是否可以得到相對回報呢?

早幾日小弟才聽到用 Bada 手機的朋友訴苦,談到應用程式在不同版本的 Bada 的相容性問題, 更大的問題是應用程式有限,想 Whatsapps 也不能…… 所以自家平台面對的問題,不但是系統受歡迎與否的問題,更重要的是能否吸引到開發者,不少開發者都是在資源、人手都不足夠的情況下開發,要寫 ios Android 的應用程式已經用了不少精力和時間,假若再出現一些新的自家製平台,一眾開發者又會否費神為他製作 Apps 呢?


Google 不會自斷雙臂:

Android 平台之所以受歡迎,各大廠的支持絕對是重要的因素,所以今天的 Android 才可以百花齊放,無論是硬件上和軟件上的發展,多間廠商的積極參與都是功不可沒,假若只有  Google 和少數廠商的參與,相信 Android 的發展都不會有今天的程度,所以收購 Motorola Mobility 後, 它會作為一個獨立部門來運作;我們更可以想一想, Google 又會否單單為了令自己的手機賣多一點,而用整個充滿自己汗水的 Android 平台的發展為代價,去忽視其他廠商這樣殺雞取卵呢?

收購其實對各廠商都可以有利,因為 Motorola 在行動通訊方面發展了較長時間,所以一直都累積了不少的專利在手,而收購 Motorola Mobility 然可以得到這些專利,對最近受專利訴訟困擾的的 Android 和推出 Android 裝置的廠商,Google 持有更多的專利,對Google 本身和各廠商都可起保護作用,就如 Google CEO Larry Page 的 Google+ 專頁 所說,其他廠商都有代表對此代示歡迎 ,不但可作為攻擊對手的武器,更重要的是作為保護自己的盾牌,難得獲得一件保護自己的盾牌,是否還有撤退的需要呢?


結論:

不少的評論都認為,今次 Google 收購 Motorola Mobility 必會令各廠商離棄 Android ,走上研發自家操作系統,或是轉投到其他操作系統的陣營,雖然誰都不能否定這些可能,而我們科技雜碎今次就和大家從其他角度出發,分析各廠商「轉會」和「自立門戶」是否如一些評論所說般簡單、容易呢?而且留在 Google Android 陣營。又是否如一些評論所說般沒有發展空間呢?

可能你會認為我們的分析太樂觀,可能如此;但反過來說,我們又是否需要太悲觀地看今次的收購呢?希望我們今次的分析,可以為各位讀朋友帶來另一個思考角度的。


參考來源:
1. cnbeta.com
2. Larry Page's Google +
3. engadget
4. Google investor Relations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